前言
有行会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黑话。黑话是行会和特定组织由于特殊生活、工作环境产生的内部人员专有词汇和专业术语,一直以来,黑话的研究都是窥探特殊行会的重要路径。
而电池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链条较长,技术成熟度高的行业,也诞生了不少有意思的行业黑话,本期电池交易网带你盘一盘电池行业的黑话。
黑话词条
我们将按照首字母顺序为大家整理相关的“黑话词条”,排名不分先后。
4
4S9P
这个电池包(PACK)内部组装方式的一种简易表达,表示8颗电芯串联,然后两板并联。“S”通常指并联,“P”指并联。电池组的串并联组合决定了电源设备的核心参数,串联(Series Connection)和并联(Parallel Connection)是两种常见的电池配置方式,用于满足不同的电压和电流需求。
串联(Series Connection)
在串联配置中,电池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连接,正极连接到下一个电池的负极。
串联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总电压。如果每个电池的电压是V,串联n个电池,总电压将是nV。
串联电池组的总容量保持不变,但总能量增加,适用于需要较高电压的应用。
并联(Parallel Connection)
在并联配置中,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正负极。
并联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总电流容量。如果每个电池的容量是Ah,n个电池并联,总容量将是nAh。
并联电池组的总电压保持不变,但总容量增加,适用于需要较大电流输出的应用。
C
Capacity
"Capacity" 在电池领域指的是电池存储电能的能力,通常以毫安时(mAh)或安时(Ah)为单位来衡量。电池容量是电池技术中一个核心参数,它表示电池在充满电后能够提供的电量,是评估电池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mAh (Milliampere-hour): 毫安时,是电池容量的常用单位,适用于小型电池,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
Ah (Ampere-hour): 安时,是大型电池或电池组的容量单位,如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
电池容量决定了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能够持续供电的时间长度。例如,一个2000mAh的电池理论上可以在2000毫安的电流下持续供电1小时,或者在1000毫安的电流下持续供电2小时。电池的实际使用时间还会受到设备功耗、电池老化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电池的标称容量(Nominal Capacity)是制造商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电池容量,而实际容量可能会因电池的使用状态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CCC
CCC认证即是“中国强制认证”,其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CCC认证的标志为“CCC”,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5号)制定的产品认证制度。
根据国家监管局规定,锂离子电池是被纳入国家强制性认证(CCC认证)的96类产品之中,所以CCC认证标志是电芯产品质量的最好说明书。
主要特点是:国家公布统一目录,确定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统一的标志标识,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C-rate
C-rate代表倍率,"倍率"一词在电池领域通常指的是电池的充放电倍率,它描述的是电池在非标准条件下(如非0.2C或1C)充放电时的性能表现。这里的"C"代表电池的额定容量。例如,如果一个电池的额定容量是2000mAh,那么一般而言:
0.2C充放电:意味着以400mAh(2000mAh * 0.2)的电流进行充放电,这是一个较温和的充放电水平。
1C充放电:意味着以2000mAh的电流进行充放电,这是电池的标准充放电水平。
3C充放电:意味着以6000mAh的电流进行充放电,这是一个较高的充放电水平,可能会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
电池的充放电倍率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高倍率电池能够承受更大的充放电电流,这在需要快速充电或大功率输出的应用中非常重要。然而,高倍率充放电可能会增加电池的温升,对电池的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电池制造商通常会在规格书中提供电池的充放电倍率性能数据,以供用户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池型号。
Cycle Life
电池循环次数在英文中通常被称为 "Cycle Life" 或 "Number of Cycles"。这是指电池在充满电和放完电之间的完整充放电过程可以重复的次数,直到电池的容量降至其原始容量的某个百分比(通常为80%)以下。电池的循环次数是衡量电池寿命的一个重要指标。
Cycle Life: 这个术语强调电池在经过一定数量的充放电周期后,其性能衰减到某个特定水平之前能够持续的时间。
Number of Cycles: 这个术语更直接地指出电池可以经历多少次充放电循环。
例如,如果一个电池的循环寿命是500次,这意味着在电池从完全充电状态到完全放电状态经过500次完整的充放电周期之后,其容量可能会降至原始容量的80%以下。电池的循环次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充放电率、使用环境温度、电池材料和制造工艺等。
I
internal resistance
Internal Resistance"(内阻)是电池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来描述电池内部的电阻值。电池的内阻会影响其充放电效率、功率输出以及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管理。
内阻较低的电池在充放电时的能量损失较小,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性能。当电池放电时,如果内阻较高,一部分能量会以热的形式损失,这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同样,充电时较高的内阻也会增加能量损耗,降低充电效率。
电池的内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的老化程度以及温度等。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内阻可能会随之增加,这是电池性能随时间衰减的一个原因。
内阻通常以毫欧姆(mΩ)为单位进行测量。在电池的规格书中,内阻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用户可以根据这个参数了解电池的性能。制造商也会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电池的内阻,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整体效率。
T
Temperature Range
"温域"(Temperature Range)在电池技术中指的是电池能够正常工作和存储的温度区间。这个范围对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和寿命至关重要。不同的电池类型和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温域要求:
工作温度范围(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这是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可以安全运行的温度区间。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影响电池性能或缩短电池寿命。我们常说的宽温域(Wide Temperature Range)电芯,指电池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这类电池通常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甚至能够在极端温度下(如高温或低温)保持较好的性能。
存储温度范围(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电池在不使用时推荐存储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以保持电池的最佳状态。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限制(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Limits):
电池在充放电时不能超过的最高和最低温度限制。超过这些限制可能会损坏电池或导致安全问题。
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低温可能会增加电池内阻,减少可用容量和放电性能。
高温可能会加速电池老化,增加电池化学反应的速率,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电池制造商通常会在电池的技术规格书中明确指出推荐的温域,并提供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数据。用户在选择和使用电池时,需要考虑应用环境的温度条件,以确保电池能够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Temperature Rise
"温升"(Temperature Rise)在电池领域指的是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内部化学反应和电阻引起的温度升高现象。温升是电池热管理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因为它可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一般而言,温升慢的电芯产品稳定性越好,能量转化效能更高。
温升产生的原因是电池在充放电时,由于内部电阻和电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导致电池温度上升。
温升过高可能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包括降低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长期高温还可能加速电池老化,影响电池的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以一般需要对电池组进行热管理:电池设计和使用中需要考虑热管理措施,如使用散热片、风扇或液体冷却系统来控制温升。并设置安全阈值,即最大安全工作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可能触发电池的保护机制,以防止过热。
电池的温升是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需要密切监控的参数之一,以确保电池在安全和有效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电池交易网总结
电池行业的"黑话"是其技术深度和专业复杂性的体现,涵盖了从电池组装、性能参数到安全标准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术语,专业人士能够精确沟通电池的关键特性和应用需求。例如,"4S9P"描述了电池PACK的组装方式,而"C-rate"则定义了电池的充放电速率,这些术语对于理解电池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至关重要。同时,"Cycle Life"和"Internal Resistance"等概念帮助用户评估电池的耐用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电池行业的这些"黑话"不仅是专业人士沟通的桥梁,也是消费者了解电池产品的关键。它们揭示了电池技术的复杂性和对性能、安全和环境适应性的不断追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标准的日益严格,这些术语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新的电池技术和市场需求。
此次,我们仅收录8条,并不代表电池行业黑话只有这些,电池交易网还将持续更新,为大家展示电池产业的特殊面貌,那么你都知道哪些有趣的黑话呢?欢迎留言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