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支撑,其技术创新与发展至关重要。2024年上半年,众多电池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上各展其能,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材料,为推动电池行业的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本文将为大家呈现这些电池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情况,展现它们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的努力与成就。

电池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情况

据电池交易网不完全统计,本次累计统计20家电池上市公司,累计研发费用361.26亿元。这一数字彰显了电池行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

其中,有11家电池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实现增长,分别为比亚迪、欣旺达、亿纬锂能、天能股份、珠海冠宇、远东股份、蔚蓝锂芯、豪鹏科技、博力威、维科技术、紫建电子。研发费用的增长反映了电池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和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至关重要。企业只有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统计的20家电池上市公司中,比亚迪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最大,为196.21亿元,同时研发费用增长幅度最大的也是比亚迪,为41.82%。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之一,在研发方面持续发力,其研发费用的增长为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亚迪

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费用达196.21亿元,同比增长41.82%,再创新高。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跑者,比亚迪拥有庞大技术研发团队和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目前,集团拥有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等核心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加速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比亚迪全球领先的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持续引领市场,已广泛运用于乘用车及商用车产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已遍及全球6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

宁德时代

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为85.92亿元,同比下降12.77%。尽管研发费用有所减少,但宁德时代一直以来重视研发投入,其研发实力仍然较强。公司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如神行plus电池成为全球首个兼备1000km续航及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一代麒麟高功率电池放电功率超1300kw,可助力新能源车实现零百加速2秒以内;天行L轻型商用车动力电池可实现4C超充和8年80万公里超长里程。在储能电池方面,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这些创新成果都离不开公司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也为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欣旺达

2024年上半年,欣旺达的研发费用为14.23亿元,同比增长12.83%。欣旺达一直注重研发,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加大对先进锂离子电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其研发投入为公司带来了诸多技术成果,比如在动力电池方面,公司已具备量产5C电池产品的能力,6C电池产品即将量产,下一代6-8C闪充电池开发进展顺利,上半年还推出了两款“闪充”电池3.0系列产品,充电倍率达到6C。在其他先进电池产品方面,公司也在持续研发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硅负极高比能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这些研发成果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领域的竞争力。

亿纬锂能

2024年上半年,亿纬锂能的研发费用呈现出增长态势。根据其半年度报告,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14.22亿元,同比增长16.90%。这显示出亿纬锂能对研发的持续重视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电池行业,亿纬锂能积极进行研发投入,有助于其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巩固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消费电池(如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研发费用的增加将为这些业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国轩高科

2024年上半年,国轩高科的研发费用为9.0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尽管研发费用在数值上变化不大,但国轩高科一直重视研发投入,在这期间取得了不少成果。例如,大众uc三元和铁锂标准电芯、L600等8款第三代电池新产品开始交付,还新发布了5C超快充G刻电池、高镍三元圆柱星晨电池,并且首个基于全固态电池技术的金石电池的开发也取得了进展。这些研发成果有助于国轩高科提升其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的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能股份

2024年上半年,天能股份的研发费用总计8.75亿元,同比增加13.11%。尽管研发人数从上年同期的2108人降至1723人,但持续的研发投入也为天能股份带来了一系列成果。在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了314Ah等动力电芯产品的开发落地,并发布了新一代5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其自主研发的80kw燃料电池系统在贵阳奇瑞万达工厂成功完成了样车联调联试,且在2024年6月,搭载天能氢电80kw发动机系统的整车上榜了工信部发布的第384批产品公告。同时,在钠电领域也发布了两款产品,一是专为电动两轮车设计的天钠T2电池,采用层状氧化物技术路线;二是针对储能市场推出的NFPP聚阴离子系钠离子电池,满足了储能领域的不同场景需求。

珠海冠宇

2024年上半年,珠海冠宇的研发费用达到6.64亿元,同比增长37.24%。这一增长主要是为了保持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优势。增长的具体原因主要为人员薪酬总额增长、研发领料及折旧摊销费的提升。珠海冠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引进优秀技术背景人才,扩充研发团队人员,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开发及平台开发等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材料耗用增加。研发投入的增加也为公司带来了一系列成果,比如在专利方面取得了“一种极片及电池”的专利。同时,公司在业务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在笔电、手机等消费类电池领域巩固了供货份额,出货量实现增长;在动力类电池业务方面,汽车低压锂电池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行业无人机电池销量也稳步提升。

赣锋锂业

2024年上半年,赣锋锂业的研发费用为4.59亿元,同比下降28.87%。其研发费用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受锂产品价格下跌影响,研发投入的材料成本下降。尽管研发费用有所减少,但公司仍有多个主要的研发方向:一是多组成协同萃取在阿根廷盐湖提锂应用工艺的开发;二是高效锂系吸附剂材料在不同盐湖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三是高能量密度的正极及补锂材料的开发;四是硅钙渣高值化、高效化的开发和利用;五是超薄锂带和合金的开发和利用。

中伟股份

2024年上半年,中伟股份的研发费用达4.51亿元。公司从镍系、钴系到磷系、钠系,搭建起了多材料研发体系、多材料产业化及规模化的制造体系,以及全面协同客户需求的营销服务体系。同时,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的主航道,不断加大在新能源材料及其关键金属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向协同耦合产业延伸,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战略。目前,公司主持和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93项,拥有专利发明399项,前驱体专利数行业领先。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开发了包括喷雾热解工艺体系在内的多种降本工艺体系,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其全球率先大规模量产的9系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提升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中镍高电压产品也在性能和成本上取得了较好的表现。并且,公司的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已经通过国际客户认证且实现小批量供货。

横店东磁

2024年上半年,横店东磁的研发费用为3.91亿元,同比下降25.49%。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到4.09%,同比减少1.04%。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横店东磁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磁性材料、光伏、锂电等领域不断探索和推进技术升级,以保持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其研发投入的方向可能包括提升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优化生产工艺等方面,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远东股份

2024年上半年,远东股份的研发费用为3.55亿元,同比增长17.59%。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这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以及致力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企业长期发展的决心。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远东股份积极推进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等业务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其在各业务板块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和产品升级,例如在智能缆网业务中加速推进数字化升级,成为行业首批通过电线电缆数字化产品认证的A类企业;在智能电池业务中,不断推进储能产品升级,加大高容量圆柱电芯系列产品推广应用等。研发投入的增加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蔚蓝锂芯

2024年上半年,蔚蓝锂芯的研发费用为1.81亿元,同比增长35.38%。蔚蓝锂芯致力于持续加强研发体系建设,扩充研发团队人员配置,全面提升研究与开发技术水平,形成了涵盖基础材料、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及工艺、设备的全面技术体系,不断缩短与世界顶级同业的产品差距,以技术引领高端化、全球化进程。多年以来,天鹏电源通过持续投入,在高倍率小动力锂电池上,具有领先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天鹏电源目前已形成了兼具NCM、NCA及LFP的锂电池技术与产品体系,尤其是NCA体系的电池研发及制造在国内锂电池领域独树一帜。公司的钠电池和LFP大圆柱继续按计划推进开发,并积极开展半固态/固态电池的技术与产品研究。

振华科技

2024年上半年,振华科技的研发投入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公司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为1.6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9.21%。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公司仍持续加强对叠层片式高分子铝电解电容器、薄膜高阻片式电阻器、LTCC微波器件、高压大功率碳化硅MOSFET、高功率密度DC/DC变换器、大电流高压直流接触器、二代SSPc功率控制模块、气密封微动开关、集成显控组件、高可靠密封式液压电磁断路器、氧化铝基片和厚膜电路用电子浆料等产品的研制及质量提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动力。这一系列的研发投入方向也体现了公司在电子元器件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努力。

鹏辉能源

2024年上半年,鹏辉能源的研发费用为1.63亿元,同比减少24.19%。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公司仍在持续推进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的研发工作。在这期间,公司于8月28日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户用储能低温电芯polar系列、电力领域高功率大容量风鹏电芯590ah,并发布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及未来研发路线。公司展示了第一代固态电池20ah实物,自研了高离子电导率、高稳定性、低成本的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并开发了独特的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实现了固态电池在工艺和材料的双重突破。不过,研发费用的下降可能与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以及经营策略调整等因素相关。

豪鹏科技

2024年上半年,豪鹏科技的研发费用为1.57亿元,同比增长13.47%。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持续投入资源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技术的不断迭代,豪鹏科技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掌握了如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电池电解液技术、高温电池技术、电池快速充放电关键技术、高安全电池关键技术等行业关键技术。这不仅有助于公司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也为其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长虹能源

2024年上半年,长虹能源的研发费用为0.79亿元,同比减少0.15%。尽管研发费用略有下降,但公司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在这期间,长虹能源新获得了“一种电池复压模具组件”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今年以来公司新获得专利授权4个,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0%。整体而言,长虹能源在研发方面保持着一定的投入力度,以支持其在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博力威

2024年上半年,博力威的研发费用为0.63亿元,较去年同期仅增长了0.06%。尽管增长幅度微乎其微,但公司依然保持了一定规模的研发投入。博力威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探索,形成了全方位研发体系。在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电芯、轻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实现了多个技术突破。例如,电芯领域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等方面实现了迭代升级,轻型动力电池成功通过新国标测试,储能电池领域的家储模块升级使能量密度提升、并成功开发了相关热管理系统集成技术和能量管理技术。这些研发成果为公司的产品升级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维科技术

2024年上半年,维科技术的研发费用为0.55亿元,同比增长41.64%。锂电池板块:公司通过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3C数码方面:完成重点客户的极耳中置项目产品开发;聚焦小米、三星、DELL、大疆等公司级重点项目;优化设计,持续降低BOM成本。小动力方面:开发低成本电芯体系,降低BOM成本;强化BMS自主研发能力,从电池模组提供商转型为电池方案提供商。由总部统筹,加大前瞻性、战略性研发投入,构建公司面向未来的技术优势。钠电池板块:公司注重钠电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积极推动钠电在储能及启停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公司已经研发了:能量密度超160Wh/kg、循环超6000次的层状氧化物搭配硬碳体系的储能型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搭配硬碳体系的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全极耳技术的圆柱型钠离子电池,并成功应用在了工商储及车规级启停电源领域。同时积极布局多项先进技术,所开发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电性能及安全性能等指标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安孚科技

2024年上半年,安孚科技的研发费用为0.5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60%。尽管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但安孚科技仍在持续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环保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控股的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是中国电池行业的知名企业。未来,安孚科技一方面将继续巩固强化南孚电池在零售电池领域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也会投资开发新型化学电池。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其后续的研发投入策略和研发成果值得关注。

紫建电子

2024年上半年,紫建电子研发费用为0.53亿元,同比增长8.88%。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重视研发投入,设立了专门的研发公司紫建新能源,主要进行锂电池技术的基础研发,各生产基地设立研发部主要进行产品应用相关的研发,包括订单产品设计开发、产品小试、测试分析、量产技术支持及生产工艺优化等工作,形成了覆盖基础研发、产品设计、工艺创新等全面的综合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公司已组建一支成熟、稳定、专业的技术研发队伍,核心技术研发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且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行业研发经验,对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随着募投项目(含研发中心)的顺利实施,公司将继续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和人才激励体制,不断增强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电池交易网总结

总之,2024年上半年电池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有企业持续加大投入,也有企业在调整中保持稳定。这些研发投入不仅是企业对未来的投资,更是推动整个电池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电池上市公司将凭借着持续的研发创新,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数据来源于各公司相关研报,具体数据可能会因统计口径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