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无线麦克风领域,续航能力与充电效率始终是用户的核心关切。无论是户外拍摄、直播连麦,还是长时间访谈,稳定的电力支持直接决定了创作流程的流畅性。大疆DJI Mic系列作为行业标杆,其电池技术不仅承载着“不断电”的基础需求,更通过创新设计重新定义了无线收音设备的续航标准。

从旗舰款Mic 2到轻量化的Mic Mini,大疆以差异化的电池策略覆盖多元场景:前者通过高密度电芯与智能功耗管理实现专业级长时作业,后者则以微型化电池搭配快充技术化解“轻便与持久”的矛盾。本文将从电池容量、充电方案、续航逻辑等维度,解析大疆如何通过“看不见的能源革命”,为声音创作注入持久动力。

DJI大疆 Mic系列内置电池盘点

大疆DJI Mic系列是专为内容创作者设计的无线麦克风产品线,主打高品质收音、便携操作与稳定性能,覆盖专业创作到轻量化拍摄需求。此次,电池交易网汇总了DJI Mic的3款产品,分别为DJI MicDJI Mic 2DJI Mic Mini,我们将其内置电池的主要参数制成表格方便大家查阅,详情见下表。

以上为3款DJI Mic的具体参数信息,可以发现其内置电池基本为锂离子电芯,通过磁吸触点进行充电。其中DJI Mic 2容量最大、能量最高,能提供最长的续航时间,DJI Mic和DJI Mic Mini容量、能量相同,续航时间最短。

为了直观展示内置电池组的能量数据,我们将3个产品内置电池的能量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进行对比,发现DJI Mic 2以2.22Wh电池能量领先,提供最长续航。DJI Mic和DJI Mic Mini紧随其后,能量均为1.85Wh。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各款DJI Mic内置电池的详细情况,排列顺序根据产品发布时间由近到远排列。

DJI Mic

作为大疆首款无线麦克风系统,DJI Mic一代以“一拖二”设计为核心,包含双发射器与接收器,单发射器重30克,支持USB-C/Lightning/3.5mm接口输出,兼容手机、相机及电脑。其等效噪音23dBA,配备束口收纳袋,续航约15小时(含充电盒),支持双通道录音和-6dB安全音轨备份,磁吸与背夹双固定方式适配多种场景。虽无内录功能,但凭借轻量化设计与稳定传输(250米),成为早期Vlog创作者和采访场景的热门选择 。

设备名称:DJI Mic

电池参数:发射器/接收器

电池容量:500mAh(发射器/接收器)

电池能量:1.85Wh

标称电压:3.7V

单独续航时间:5.5h(发射器)/5h(接收器)

充电盒续航时间:15h

充电时间:1.5h

充电功率:5W

充电接口:磁吸触点

电池类型:锂离子电池

DJI Mic 2

2024年升级款,重量降至28克,新增白色配色,配备分类收纳盒。核心升级包括32-bit浮点内录、等效噪音21dBA,动态范围更广,复杂环境下录音更保真。续航提升至18小时(含充电盒),接收器支持反向为手机充电。新增智能降噪算法与触控屏交互,支持发射器直连手机拍摄,搭配Osmo Pocket 3等设备可实现生态联动。适合专业创作者应对直播、影视制作等高品质收音需求,兼顾便携性与功能深度。

设备名称:DJI Mic 2

电池参数:发射器/接收器

电池容量:600mAh(发射器/接收器)

电池能量:2.22Wh

标称电压:3.7V

单独续航时间:8h(发射器)/10h(接收器)

充电盒续航时间:15h

充电时间:1.2h

充电功率:10W

充电接口:磁吸触点

电池类型:锂离子电池

DJI Mic Mini

2024年末发布的入门款,主打极致轻量(发射器仅10克)与性价比。取消内录功能,但保留全指向收音与自动限幅防爆音,传输距离增至400米,续航达24小时(含充电盒)。标配磁吸配件,支持相机同步开机,价格下探至499元(单接收器版)。虽阉割触屏与浮点录音,但新增白色版本发射器可选,适合新手UP主、旅行记录等轻量化场景,以低价策略冲击消费级市场,成为大疆音频生态的“普及先锋”。

设备名称:DJI Mic Mini

电池参数:发射器/接收器

电池容量:300mAh(发射器)/500mAh(接收器)

电池能量:1.11Wh(3.7V)/1.85Wh(3.7V)

标称电压:3.7V

单独续航时间:8小时(发射器)/10小时(接收器)

充电盒续航时间:24h

充电时间:1h

充电功率:5W

充电接口:磁吸触点

电池类型:锂离子电池

电池交易网总结

大疆DJI Mic系列的电池技术,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自由”的革新。它打破了传统无线麦克风在体积、重量与续航间的妥协困局,用精准的能源分配让设备隐身于创作之后。无论是专业工作者还是轻量化用户,都能在无需频繁充电的信任感中,将注意力完全聚焦于内容本身。这种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哲学,不仅体现在单次续航的突破上,更贯穿于充电盒的“能量枢纽”角色、低温快充的应急能力,以及电池循环寿命的耐久承诺。

当行业仍在追逐参数竞赛时,大疆已悄然将电池从“功能模块”升级为“体验基石”,用稳定可靠的电力生态,为声音创作者铺就一条更专注、更自由的表达之路。这或许正是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最佳注解——让技术隐于无形,让创作回归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