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和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一方面市场对动力电池的关键性能(倍率特性、容量等)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更加引起重视。基于此,很多业内专家都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广泛应用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其实,不仅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电动工具等许多产品也等着固态或者半固态电池“破局”。

然而,固态电池前线看似“捷报频传”,真正能实现固态电池成品量产化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而就在近期,电池行业的“后起之秀”合源锂创成功量产了半固态电池,电池交易网恰好第一时间拿到了其电池成品。话不多说,赶紧给大家介绍下这位重磅嘉宾——合源锂创HC85120GC1–20半固态电池。

关于合源锂创

首先,来了解下电池厂商合源锂创。合源锂创(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固态锂离子电池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成立于2023年1月。公司总部基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并与武汉、苏州的新型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中心和电池系统研发基地构成“一中心、两基地”的基本格局。

合源锂创以为人类智慧生活提供更安全、更绿色、更便捷、更持久的电池为使命,为储能、动力及家庭电器使用场景持续提供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的固态电芯和固态电池产品。

外观介绍

然后,来看产品外观。

合源锂创HC85120GC1–20电芯整体为长方形结构,为半固态电池。采用常规的铝塑复合膜封装,顶部正负极耳露出。

合源锂创HC85120GC1–20半固态电芯正面印有相关参数字样:

型号"HC85120GC1–20”及“+”、“-”正负极标识;

下方印有出厂批号,右侧还有生产信息二维码,可用于追述生产信息。

电芯背面无信息。

电芯顶面正负极极耳特写,强化极耳长度适中,为长方形外观,镍片材质,表面光洁强度较高。

电芯侧面可见合源锂创双折边封装,铝塑膜贴合紧密无空隙。

测得合源锂创HC85120GC1–20电芯长度约为120.6mm。

测得合源锂创HC85120GC1–20电芯宽度约为85.2mm。

测得合源锂创HC85120GC1–20电芯厚度约为10.1mm。

合源锂创HC85120GC1–20电芯重量约为211.3g。

将电芯握在掌中感受下大小。

与罐装可乐对比感受下体积。

规格书介绍

合源锂创HC85120GC1-20半固态锂电芯,专为无人机、3C电子及储能设计,核心优势为高能量密度与宽温域性能。标称电压3.58V,容量20Ah(0.5C充放电),充电采用恒流恒压模式,最大充电电流1C(15-45℃),持续放电5C,峰值10秒达7C,满足高功率需求。根据规格书内容,电芯具备两大特点。

环境适应性强:充电温度0到55℃,放电横跨-40到60℃,-40℃低温容量≥80%,55℃高温保持98%。存储灵活(短期-20-45℃/长期10-35℃),初始内阻≤2.5mΩ,减少损耗。​紧凑设计:尺寸85×120×10.1mm(210g),双折边封装,极耳强化(正极0.4mm/负极0.3mm),通过振动、挤压测试,无泄漏风险。

安全可靠:通过外部短路、过充(4.6V)、过放、温度循环(-40℃~85℃)及130℃加热测试,均无起火爆炸。​长寿命:800次1C循环容量≥80%,1000次0.5C循环≥80%,28天荷电保持≥93%。适配工业无人机、储能等高要求场景,12个月质保,兼顾高效能、高安全与耐用性,为高端锂电应用提供可靠支持。

电池交易网总结

合源锂创HC85120GC1-20半固态电池的推出,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技术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作为成立仅一年多的行业新锐,合源锂创通过"一中心两基地"的研发布局,快速突破半固态电池量产瓶颈,展现出强劲的技术转化能力。该产品在保持铝塑膜软包灵活设计的同时,实现了20Ah大容量及5C持续放电能力,能量密度较传统电池提升显著。

其宽温域特性(-30℃至55℃)和1000次循环保持率,完美适配工业无人机、储能系统等严苛场景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电池通过130℃热失控、过充过放等极端安全测试,验证了半固态电解质体系在热稳定性上的先天优势。在固态电池产业化尚处攻坚阶段的当下,合源锂创的量产突破不仅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高安全解决方案,更开辟了工业储能、特种设备等高端市场的新赛道,或将成为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落地的关键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