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行会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黑话。黑话是行会和特定组织由于特殊生活、工作环境产生的内部人员专有词汇和专业术语,一直以来,黑话的研究都是窥探特殊行会的重要路径。

而电池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链条较长,技术成熟度高的行业,也诞生了不少有意思的行业黑话,此前,电池交易网为大家盘点了一期,不知大家看完后有没有对电池行业认识加深呢。本期我们又汇总了10条常见的电池行业专业术语,帮助大家更全面了解电池行业生态。

黑话词条

为了让大家更好直观了解电池行业专业词条,电池交易网将这些“黑话”汇总成表格,第二期黑话共10条。

汇总的这些黑话词条,分为电池管理、电芯基本参数、标准规范、电芯材料四类,目前汇总的主要为电芯基本参数,共6款。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快速了解电芯的核心性能。

我们将新增的10条黑话词条,按照首字母顺序为大家整理相关的“黑话词条”,排名不分先后。

B

BMS

B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BMS就如同电池的 “智能管家”,实时监测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掌控充放电过程,发挥均衡电池单体电压、实施过充过放保护等功能,全方位呵护电池,让电池运行更安全、高效、长久,是现代电池系统不可或缺的 “幕后功臣”。

C

Cut-off Voltage

终止电压(Cut-off Voltage)是电池放电或充电时,为保障电池安全与性能,规定的必须停止放电或充电的极限电压。放电终止电压太低,电池过度放电会损坏内部结构;充电终止电压过高,可能引发电解液分解、电池鼓包等危险,它是电池安全运行的 “警戒线”。

E

Energy Density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表示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电池所能储存的能量,单位是 Wh/kg 或 Wh/L。它决定了电池 “身材” 与续航的平衡。比如新能源汽车,追求高能量密度电池,能在不显著增加车身重量、占用过多空间的前提下,让汽车跑得更远,就像给汽车装上 “能量压缩包”,高效利用每一寸空间与每一克重量储存电能。

Electrolyte

电解质(Electrolyte)是电池中用于传导离子的关键材料,它允许离子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从而完成电化学反应。电解质的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安全性和工作温度范围。

电解质通常由电解质盐、溶剂和添加剂组成。常见的电解质类型包括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液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但存在泄漏和燃烧的风险;固态电解质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机械稳定性,但离子导电性相对较差;聚合物电解质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一定的安全性。

在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电解质盐是六氟磷酸锂(LiPF₆),溶剂通常为有机碳酸酯类化合物,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二乙酯(DEC)。这些成分共同作用,确保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离子的顺畅迁移。

电解质的选择和优化对提升电池性能至关重要。良好的电解质应具备高离子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应与电池的其他组件(如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新型电解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推进,旨在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存储需求。

N

Nominal voltage

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是电池在正常工作时规定的标准电压值,是对电池电压的一个简化表述,为用户和工程师在设计、使用电路时提供参考。

标称电压是根据电池的电化学体系和应用场景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它代表了电池在常规使用条件下的平均电压水平。例如,常见的碱性干电池标称电压为1.5V,而锂离子电池单节的标称电压通常在3.6V - 3.7V左右。这个数值是一个理论值,实际电池在不同充放电状态、不同负载条件下,其端电压可能会有所波动。

了解标称电压有助于正确匹配电池与电子设备,选择合适电压的电池能确保设备正常启动和运行,避免因电压不匹配导致设备无法工作或损坏。在电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说明中,标称电压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帮助用户快速识别电池的基本电气特性。

O

Overcharge/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过充、过放(Overcharge/Overdischarge)会严重损害电池,过充保护机制能在电池达到充电终止电压时切断电源,过放保护则在电池电压降至放电终止电压时阻断放电回路。它们是电池的 “安全卫士”,守护电池健康,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因人为疏忽或设备故障引发电池故障。

P

Power Density

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反映电池在短时间内释放能量的能力,单位为 W/kg。对于电动工具等需要瞬间高功率输出的设备,功率密度高的电池能轻松应对,让电钻得以快速转动、电锯能有力切割,确保设备在关键时刻爆发强劲动力,不拖泥带水。

R

Rated energy

额定能量(Rated Energy)是电池在标准条件下能够提供的能量值,额定能量是一个关键参数,它不仅反映了电池的容量和电压,还对电池的使用和运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常用于描述电池的容量和电压的综合性能。额定能量的单位是瓦时(Wh),计算公式为:

额定能量(Wh)=电池容量(Ah)×标称电压(V)​

重要性及应用

设备适配:额定能量帮助用户和工程师选择适合特定设备的电池。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需要不同额定能量的电池来满足其运行需求。

航空运输:在航空运输中,额定能量是衡量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的重要指标。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规定,不同额定能量的电池有不同的运输要求:

额定能量 ≤ 100Wh:一般可携带,无需航空公司批准;100Wh < 额定能量 ≤ 160Wh:需航空公司批准后才能携带;额定能量 > 160Wh:禁止携带。

S

SOC

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荷电状态即电池剩余电量百分比(0 - 100%),直观呈现电池现存电能。智能手机上常见的电量图标显示的就是 SOC,让用户随时知晓电池 “余粮” 是否充足,便于提前规划充电安排,确保设备能持续使用。

Self-Discharge Rate

自放电率(Self-Discharge Rate,单位%/月):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电池所储存的电量在一定条件下的保持能力。描述电池在未使用时,自身电量损耗的速度。生活中,长时间搁置的充电宝电量会慢慢消失,就是自放电在 “作祟”。低自放电率电池,能确保长时间存储后,仍保留足够电量随时待命,不用为没用先充电的设备焦虑。

电池交易网总结

从BMS的智能管控到能量密度的续航博弈,电池行业的“黑话”不仅是技术术语,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快充、固态电池等技术的突破,这些词汇的内涵也在不断刷新。了解它们,不仅能帮你选对电池,还能洞察未来能源趋势。下次听到“SEI膜”“功率密度”,别再懵圈——你已是电池界的“懂王”!